青春建功实践行 小岗精神促发展
——安信工“青春建功行”实践团走进滁州市小岗村探寻改革开放历程及开展学党史活动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汲取党史智慧,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民族自信心。2021年8月1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建功行”实践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来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以“重走革命路·重温党史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小岗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考察。
下午2点,志愿者们早早整队出发,坐车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到达小岗村后,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严永兵、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洪潮、办公室办事员金赵辉等亲切地接待了志愿者一行。在采访村干部的过程中,实践团志愿者们深刻地了解了“大包干”精神和小岗精神,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小岗村与全省、全国同进步。“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使得小岗村农业生产活力迸发,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广袤农村生机勃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接着,实践团志愿者们来到了小岗村村民家里进行调研。村民们纷纷表示,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小岗村的生活水平日渐改善,人民幸福感也不断提升。小岗村村民们还提到习总书记2016年来小岗村体察民情,格外重视三农工作,强调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推动小岗村的进一步发展。在小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里,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横幅,可见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发展,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满的信任。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来到当年“18个红手印”之一的村民家中,村民关正金和关正银两兄弟深受父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的影响,积极实践创新,关正银成为了小岗村有名的种植大户,关正金是小岗村环卫队长。今日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图为实践队员在小岗村办公室进行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到村民家中进行调研
近年来,小岗村先后建成并开放了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实践队员们前往了其中的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和沈浩同志旧居。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共有三大展厅,分别是序厅、主展厅和浩气长存厅,馆内的一物一景都让实践队员们深深体会到沈浩朴素的生活和奋发的斗志。在陈列馆工作人员的解说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沈浩同志怀着深厚的情怀扎根小岗村,带领村民兴修道路,集中土地,奔波多地招商引资,建立农业产业园等,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小岗村改革再突破,振兴再出发,改变了小岗村的落后面貌。参观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期间,实践队员们阅读了书籍《沈浩日记》——一本以日记体的形式,以时间为轴线,真实记录了沈浩同志人生观的书籍,书中映射出一个工作在基层的党员干部认真的工作态度。实践队员们被无私奉献、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沈浩精神深深打动。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
通过本次“重走革命路·重温党史行”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们发现小岗村的成功在于坚持改革开放,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小岗人冲破思想桎梏,振兴和发展了小岗经济。与此同时,小岗村充分利用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新农村、新体验的红色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弘扬了党史学习教育和创新精神。小岗村的成功,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建功行”实践团也定将不断锐意进取,学习“沈浩精神”,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图为村领导与志愿者合影
(文/谢若愚、黄子微、刘珺婕 图/黄子微、谢若愚校/王灿 核/随小莉 审/吴晓)